人力资源管理
    主页 > 期刊导读 >

就业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实践和思考

双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交际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与双语教学相关的政策文件主要有,2001年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将双语教育作为重要项目内容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了指标含义为“用双语授课课程指标采用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2004年的《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各学校、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规划好双语教学的目标、重点和进度;在此基础上,以教学效果为主要衡量指标,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外语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稳步推进”[1]。

教育界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基本上在本世纪才真正在各地展开,中国知网提供的关于双语教学文献的数据显示,1994-1999年间仅574篇,而在2000-2005年间增加到2774篇,到2006-2011年间达到7056篇。而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的文献在近5年内仅30篇,其中28篇发表在2008年以后。显然,近十年来,双语是中国英语教育界的热点,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的探讨却很有限。

一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的背景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用英语和汉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即专业知识,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是以讲授某种专业知识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方式。据刘森林调查,学生63%和教师78%认为国际贸易类、计算机类、电子商务课程、管理类课程较适合双语教学,经济类课程次之[2]。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属于管理类课程,具备较高的双语教学可行性。

目前双语课程既涉及理论课也涉及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种是使用外文教材全部用外语进行教学;一种是使用外文教材,一半外语一半中文进行教学;另一种是使用外文教材,以中文为主进行教学,只是在一些概念和术语方面使用外语。张海燕对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调查也反映出后两种形式更为普遍[3]。根据秦昕等对其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反馈,只有不到19%的学生能有效接收双语内容。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效果差异很大[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上和职业上作出正确的选择”[5]。笔者所在的院校是2003年从高职升本建立的一所应用型院校,强调学生的培养方向为应用型人才。为英语专业学生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理念,另一方面是着眼于扩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这些源于当时对来自各方的调查结果的思考:

1.外企是在校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35.82%);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41.28%),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31.94%),“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也是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首要因素[6];

2.2006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统计表明,成功在外企就业的毕业生中,计算机、外贸、经济、法律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占 92.2%,而英语专业只占了 7.8%[7];

3.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中最主要的专业背景是商业管理(23.2%)和英文(23.2%)[8]。

基于上面的调查,我们做出如下推定:

1.尽管外企受在校大学生所青睐,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外企就业的成功率不如应用性强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2.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英语专业背景的学生有代表性的就业方向之一;

3.要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学校应加强对所有在校生在“企业岗位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

所以,笔者把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双语课程的目标定位为: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并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较强,适应双语课程要求的语言环境没有大的障碍,所设置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框架性专业知识,专业程度不深,这和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针对的学生对象多是经管类专业不同,因为后者所需要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会更具难度。